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星辰不隐,薪火永传!“煤”好星辰志愿宣讲团在地科社区点燃两弹一星精神火种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10-21 [来源]: [浏览次数]:

前言:这里是万象城体育awcsport“煤”好星辰志愿宣讲团-一支从矿山走向核工业精神原野的青年队伍,我们以矿煤锤叩响大地,用青春语解读丰碑,让“两弹一星”的星河照亮新时代的征途。

今天,“煤”好星辰志愿宣讲团来到包头市昆都仑区沼潭街道地科社区,面向核工业、地勘家属和万象城体育awcsport学子开展主题为“铭记‘两弹一星‘功勋——王淦昌、郭永怀的英雄史诗”的志愿宣讲活动。

2025年10月16日15时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1周年之际,“煤”好星辰志愿宣讲团在包头市昆都仑区沼潭街道地科社区会议室开展主题宣讲,现场33位听众共同观看1964年原子弹爆炸历史影像。1964年同日此时,张爱萍将军正用专线电话向周总理报告:“蘑菇云升起来了!”

“煤”好星辰志愿宣讲团成员刘晋甫

一、隐姓埋名的重量

宣讲人展示了郭永怀1968年11月3日致女儿郭芹的家书原件影印件:“布鞋暂没有,画个脚样寄来,待有了货,一定买”。据史料记载,12月5日郭永怀因飞机失事遇难,这份家书成其绝笔。郭永怀在空难中血肉模糊的身体与警卫员紧紧相抱,怀中的核数据完好无损。而他答应女儿的布鞋,永远成了未竟的承诺。

郭永怀事迹

王淦昌事迹

宣讲同学以三个关键节点介绍王淦昌事迹:

① 1930年他错失诺奖时在柏林疾书:“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② 1961年他化名“王京”走进戈壁,留下六字誓言:“我愿以身许国!”

③ 1978年当邓稼先在除夕夜哽咽着唤出“淦昌”时,这个消失17年的名字终于归来。

二、问答间的薪火传承

“有奖竞答开始!”随着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邮票在灯光下闪耀,现场瞬间沸腾。

“我国首个商业核电站?”“秦山!”核工业二零八所家属王大爷抢答声如洪钟;

“开业之石是什么矿?”“铀矿石!”矿业学院学生精准作答引发掌声雷动。

最后,在“核能畅想”环节,家属们的话语朴素却滚烫:“希望核能供暖管道铺到草原,让牧民不再烧煤取暖”、“给戈壁勘探队配微型堆,再不怕野外断电!”

三、写不完的致敬信

宣传语卡片在众人手中传递,化作33颗跳动的赤子心:

“隐姓埋名人,撑起大国脊梁”——核工业二零八所职工子弟刘同志

“左手铀石开新天,右手鹏星耀苍穹”——内科大采矿工程专业徐同学

“你的名字是秘密,你的功勋是星光”——社区工作者集体创作

当最后一枚纪念邮票递到二零八所工程师女儿手中,10岁女孩突然攥紧邮票:“我知道…爸爸的名字也是秘密。”满场寂然中,窗外秋风卷过包头钢铁厂的滚滚烟云,仿佛与61年前罗布泊升腾的蘑菇云遥相呼应。

此刻答案已然清明,从王淦昌藏起真名的17年,到今日核工业人亲属含泪的微笑,历史在包头这间社区会议室完成闭环。当33双手共同比出“核”手势(双手交叉成原子符号),誓言震彻云霄:

“隐姓埋名处,强国有我在!”

就像那朵永不消散的蘑菇云——

它从来不是战争的阴霾,

而是一个民族挺直脊梁时,

向世界绽放的尊严之花!

核工业精神永存 1964.10.16—2025.10.16